入秋後忙著鋤草闢菜圃,佔去上網時間,所以也沒空閒鋪格子。週日跟
阿義叔公夫婦在九芎神木前留影
避開週休人潮,挑了大家忙著上班時間三五好友相招登山去耶。此行嘉南雲峰和大石壁山。往草嶺方向前進後走149乙道路。在轉換
陡升坡的竹林
約300年九芎老樹停車場果真清潔溜溜,只停我們一部車。我們一行人恭恭敬敬的向樹旁的土地公爺爺致敬後,享用阿義叔公夫婦準備的行前御飯糰填飽肚肚隨即動身登山。剛開始可能速度與高度拉得太快,我像一頭才剛奔跑過後的依奴(狗)喘吁吁的伸著舌頭忙找空氣呼吸般,雖然上氣接不了下氣,不過堅定的意志力支撐著我努力往上爬。先穿過一片竹林,茂密竹葉遮天,腳踏著如地毯般落葉,起伏不定林地頗難搞,卻是滿大眾化路線。跟瑞太古道有異曲同工之妙,細看地圖方知林地相鄰,怪不得走起來倍感親切喔!
王老師在雜木區精神喊話
接著是雜木林區,其中最令人扼腕的是到處可見不知是自然老死倒塌的或是人為砍伐的牛樟樹,好可惜呦!體貼的秋月從地上拾起一塊如同五十元硬幣大小香木送我聞香,以彌補惋惜之憾。
高陡坡 阿嬤加油啦
阿公已累得兩眼瞇成一條線了
陡坡不斷,高度拉得很急,每當大家爬得七竅生煙軟弱無氣時,王嚮導一馬當先在前頭精神喊話,以下這句話請用台語唸:戈背十分刀較胃。乍聽誤以為再十分鐘就到達呢!陽光再現表示離稜線近了,心中暗自雀躍,眼前一片寬大步道,原來是石壁山與嘉南雲峰交叉點。往右邊拜訪石壁山炊煮吧!饑腸咕咕民生問題卡重要,王嚮導一本男煮外原則手腳俐落早升火了。
海拔1751公尺石壁山三角點
男人真命苦為誰辛苦為誰忙
大小二廚忙炊煮
每人先來一個粽子墊底,無法同行的秀貞真窩心,關廟麵、杏孢菇等準備齊全,在大廚(王老師)二廚(秋月)巧手烹煮下,站在1751公尺高地上享用熱騰騰羊肉爐麵條,配著香氣迷人的咖啡,哇!一級棒哩!攀爬時微濕衣衫禁不起稍帶涼意秋風吹襲,熱湯下度寒意全消疲勞不見精神百倍呢!迷人咖啡讓後來的登山客也不客氣分享著。站在石壁山上遠眺大尖山,王老師期待當天能續攤再度探訪大尖山雲海。結果卻因路程作罷。
收拾餐具鍋爐再出發,本來想從好望角轉往嘉南雲峰,但因路標不清楚,只王老師一人當代表幫大家欣賞,其餘隊友在原地等待,但並不閑著。腦筋靈活的阿義叔公可忙著使用瑞士刀,整修前人丟在路旁的樹枝以當手杖用,告訴你接下來的行程多虧阿義叔公整修的手杖幫忙,否則我會累得比龜孫還龜孫哩。
嘉南雲峰最後攀爬登頂
等王老師從好望角回來後,我們又折回到石壁山與嘉南雲峰交叉點,朝嘉南雲峰前進,交錯盤雜的樹根是此路程的特點,踏著樹根間的空隙往上攀爬或跨越,或藉著繩索攀爬方能更上一層,陡陡陡!險峻處手腳並用,最後一段跌跌撞撞在老公與叔公幫忙下終於登上1800公尺的嘉南雲峰,此處乃是嘉義縣、南投縣和雲林縣交會點而得名,四周林木遮蔽景觀不似石壁山美。不過遙望雲霧瀰漫大尖山時,讓王老師更堅定擇日探訪的心意。等著瞧囉!
聽到順原路下山我心都涼了,因我不會操作繩索攀爬很痛苦,其實只要膽子大一點,面對著山壁拉緊繩索靠雙腳往下蹬即能順利滑下,可惜我運動細胞全睡著了,一顛一顛的下山來才鬆口氣,約15分鐘的行程,可被我用掉雙倍時間。
上山容易下山難喔
緊貼著山壁沿著步道往山下走,『之』字型的山路雖不驚險卻讓人心慌,眼看太陽快下山了,怎麼還繞不出去呢?當大夥兒接上柏油路時,心想離停車場不遠了,懷著希望快步向前走。王老師本著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率先操捷徑想到達停車場開車子來載人。怎知路越走越長,夕陽無限好可惜已近黃昏月亮已升起。大家邊衝衝衝邊用心觀賞難得在深山裡看夕陽,火紅般餘暉頓時忽紫忽粉美呆了。
天色將昏暗,停車場在那兒呀!一路走來只兩三輛車子擦身而過,簡直是身處人煙罕至深山呢!前不著村後不落店!唉呀呀!記得啟程向土地公爺爺敬拜時,阿義叔公說:廟不在大,心誠則靈。這句話土地公爺爺可能接受到了。當下阿義叔公一時福至心靈對著手機高聲喊叫:阿榮!你若吃飽了開車來載我們(台語)。哇塞!真神耶!果真山頂上熱心茶園夫婦開著一輛箱型車隨即出現,順道載我們下山來呢!奇奇奇!來到停車場三步併做兩步,趕緊謝謝土地公爺爺牠的庇護,讓我們少奮鬥最後三分ㄓㄧ路程。感恩。叔公破費香格里拉家常晚餐適時替大家餵飽五臟廟也解除今天的疲勞,感謝王老師不辭辛勞全程駕車。互道晚安聲中畫下行程休止符,為再出發儲備精力。
夜幕低垂天色將暗未暗之際....叔公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