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比利時行記事-18-比盧德附記

   三天的旅遊陰雨綿綿,每天都得打傘,媳婦幫我們準備了兩把摺疊傘,我還弄壞一把呢。巧得很,行車雨停了,來到另一遊覽景點下雨了。不斷來回打開、摺疊,骨架不勝支撐脫落刺破傘布。這事件發生在最後一站,否則將造成很不方便。
    入秋後,夜晚大都會小雨,白天雲彩遮住陽光的時間較長,不過陽光露臉的時候,稍一活動也能讓你流汗哩。
      外出時,防雨透氣保暖外套是必備的,像洋蔥剝皮式的穿著比較方便加減衣服。上身一件貼身透氣保暖內衣+刷毛保暖透氣中層衣(有拉鍊套頭衣、或格子襯衫)+外套。怕冷加件背心就可以了。保暖防水透氣褲子最保險,既不打濕又保暖。圍巾、手套、保暖帽隨身攜帶有加溫效果登山保暖襪和登山鞋實用,既保暖又防水、防滑(下雪)旅遊行萬里路、上下坡道、階梯等,是常有的事舒適保暖的鞋襪影響旅遊的心情、品質,關鍵物品要細心處理。
          入秋後室內外的溫差靠暖氣調控,時常進進出出、上上下下、衣服穿脫次數多,所以容易穿脫的服,才不會替自己帶來麻煩。而大眾運輸交通車輛、餐廳、旅館、公共場所等都供應暖氣。居家在地人,已適應寒冷環境,大都穿薄衣在室內活動,外出時才加衣
          隨身包(招賊引盜名牌包除外,外出包包要在身前)內帶著一個寶特瓶(裝冷開水)和小號的保溫瓶,在寒天裡喝口熱開水,宛如在你懷裡帶著暖暖包,驅寒暖胃全身舒暢。除了隨身防水包包外,另一個放在車內不必移動的置物折疊包(放在座位下),像點心、水果、隨手買的物品、或脫下的衣物、垃圾等,不用帶進帶出增加包包的重量。
    幣值不同,在這裡零錢很管用。上洗手間收費標準不一:免費、30Cent、50Cent、60Cent等,都出現過。當兒子和媳婦特地拿他們隨時都準備的零錢包要我們帶著時,我還納悶呢。
     上次到立山黑部旅遊,剛好碰上大風雪,觀察到日本人下雪出門的穿著,防水保暖套裝衣褲和鞋子,如同我們下雨天穿成套雨衣和雨鞋,只是少了保暖層。心想:旅遊碰上大風雪,只是短時間想親身體驗被大風雪吹擊帶件台式簡便型雨衣登場亮相試試看吧。
     差點忘了,透氣內衣褲省不得,回旅館當天同襪子手洗(有些旅館有付費自助洗衣、烘衣機),隔天早上吹風機加持風乾即可。省去增加行李的重量。世界各地都在節省能源,國際間飛行,非常重視行李的重量,不要忽視小事件。
     鋪格至此,現在是清晨6:40。慢慢改變作息時間,以適應回台時差。 
     

沒有留言:


旅歐時發現玫瑰花的故鄉

網誌存檔